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学校召开2025年人工影响天气发展战略与学术研讨会

来源:科技处、光电工程学院 作者:刘辉日期:2025-06-30 审核:柳锦宝、新闻中心 点击:

【本网讯】6月26日上午,由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以下简称“人影中心”)与我校联合主办的“雷火·竞技(中国)2025年人工影响天气发展战略与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中国气象局人影中心组长熊毅、学校副校长舒红平、北京大学毛节泰教授,以及来自中国气象局人影中心、北京市气象局人影办、四川省气象局人影办、陕西中天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远望未来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腾盾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京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领导与专家齐聚一堂,共商人影发展大计。会议由学校科技处处长李乐中主持。

会议现场

舒红平代表学校向出席会议的来宾致以热烈欢迎,并对气象部门及相关企业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作为气象特色高校,我校近年来持续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学科建设,牵头成立了全国首个“人工影响天气学院”,构建了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积极研发重大装备并支撑重大活动保障。他指出,本次研讨会旨在聚焦行业挑战与创新发展,共同探寻提升人影科技水平的新动能。

舒红平致辞

熊毅代表中国气象局人影中心对研讨会召开表示祝贺,并向长期奋战在人影一线的同仁致以崇高敬意。他阐述了人影工作在防灾减灾、粮食安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民生领域的关键作用,高度肯定了我校在人影领域的突出贡献。他希望学校新成立的人工影响天气学院打破学科壁垒,深化交叉融合,加强产学研协同,着力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为人影事业长远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熊毅讲话

会议期间举行了聘任仪式。舒红平向中国气象局人影中心楼小凤研究员颁发了人工影响天气学院学术院长聘书,此举将进一步强化学科专业建设支撑引领。

舒红平向楼小凤颁发聘书

研讨会上,我校人工影响天气学院院长杨定宇详细汇报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发展规划及学科建设思路。与会嘉宾围绕人影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科技创新路径及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核心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

杨定宇作汇报

会议还精心组织了专题学术报告会。北京大学毛节泰教授,中国气象局人影中心段婧研究员、周旭高级工程师、周毓荃研究员,以及北京市气象局人影办丁德平研究员等专家分别作报告,涉及“大气水循环及人工影响”“国际人影进展与外场科学试验”“人影业务体系与关键技术”“人影飞机作业体系”“北京人影业务发展”等方向,为与会师生带来精彩前沿学术分享。

学术报告会现场

会议同步进行了人工影响天气学院与京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校企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公司将在学院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并与学校协同推进技术攻关、高层次人才培养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携手推动人影事业高质量发展。

合作协议签署仪式现场

学校国内合作处(校友办)、科技处(大学科技园管委会办公室)、大气科学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大气探测学院)、光电工程学院(人工影响天气学院)等部门和学院负责人、相关科研团队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