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6月25日上午,学校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航空港校区第二田径场、龙泉校区田径场隆重举行,并通过网络平台在线直播。学校党委书记沈火明,党委副书记、校长何建新,省纪委监委驻校纪检监察组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琪,党委副书记杨奇才,党委常委、副校长舒红平、吴锡、罗小蓉、陈权亮、何晋,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党委统战部部长熊建,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机关党委书记张小红,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二、三级教授,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负责人、毕业班辅导员,毕业生家长代表,以及2025届毕业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毕业生开启人生新篇章的闪耀时刻。陈权亮主持毕业典礼。


毕业典礼现场
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罗小蓉宣读毕业及学位授予文件
罗小蓉宣读了准予2025届学生毕业及授位的文件。她祝贺1101名硕士研究生、5100名本科学生同学们顺利毕业并获得学位。

陈权亮宣读省级、校级优秀毕业生表彰文件
陈权亮宣读了2025届省级、校级优秀毕业生的表彰文件。他希望毕业生们以此为新的起点,在人生的新征程上继续绽放光彩,为母校争光添彩。

校友李声玖发言
我校1981届计划统计专业校友、四川新能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声玖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他讲述了从基层统计员到国企高管,并于2006年创业成功的奋斗历程。他勉励全体毕业生,扎根当下做好小事,注重协作沟通,强化执行力,坚持终身学习,突破舒适区,顺应国家战略大势。他期望成信学子把握当下、永葆热爱、敬畏责任,谨记母校校训,在时代浪潮中书写璀璨华章。

毕业生家长代表李光宇发言
电子工程学院毕业生李静雯的父亲李光宇作为家长代表发言。他讲述了孩子从憧憬懵懂到自信睿智的蜕变,感谢学校以气象科技与信息科技为双翼育人,让学生收获扎实的专业素质,锻造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担当的气魄和明理守信的品格。他寄语毕业生要脚踏实地、坚守初心,以勇毅之姿追逐梦想;让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用拼搏与汗水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本科毕业生冯士哲发言
大气科学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生冯士哲在发言中,以“破云・求真”“扎根・担当”“发光・同行”为关键词,讲述他在学校“气象+”培养体系下掌握专业技能、参与凉山气象科普支教等经历,感谢学校“三全育人”理念赋予追梦力量。他鼓励毕业生牢记使命,以创新魄力和广阔胸怀在新时代书写华章。

舒红平宣读校友联络人聘任文件
舒红平宣读2025届毕业生校友联络人聘任文件,希望各位校友联络人始终心系母校发展。

何建新寄语毕业生
何建新以“定力为锚,自信作帆 在笃行不怠中书写成信人的不凡答卷”为题发表讲话。他表示,2025届毕业生回望在校时光,是祖国发展的见证者,更是母校进步的亲历者。学校的每一次跨越,都深深铭刻着师生同心、携手共进的印记。在这段共同奋进的岁月里,同学们不仅收获了宝贵的人生历练,更一次次突破自我,取得了值得骄傲的成绩。
何建新在讲话中对全体毕业生寄予了三点希望,一是以定力为锚,在风雨洗礼中淬炼精神筋骨。定力是信仰与意志的熔铸,是“蓝图绘到底”的执着,“任尔风动”的从容,心火不灭的执着,暗夜秉烛的孤勇。愿你们涵养精神定力,在时代浪潮中锚定人生坐标。二是以自信为帆,在时代变局中开拓创新境界。高扬自信的风帆,在技术的洪流中勇往直前,既锚定学科深耕的“主航道”,更敢于在未知海域开辟“新坐标”。三是以笃行为楫,在文明长河中书写成信答案。将所学所思带入广阔天地,在行动中扎根、在服务中成长,在社会第一线写下属于自己的答案。


毕业生代表献花
毕业生代表还向来自教学科研、党政管理、后勤服务等岗位的教职工代表献上鲜花,表达了对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师长们的感恩、敬意和祝福。


王琪带领全体毕业生宣誓
在同学们即将离开学校、扬帆远航之际,王琪带领全体毕业生进行毕业宣誓,希望大家铭记初心与使命。


沈火明、杨奇才为毕业生代表赠送纪念品
沈火明、杨奇才分别在航空港校区和龙泉校区,为毕业生代表赠送承载着深深祝福与美好期许的精美纪念品。学校还为每一位2025届毕业生准备了毕业纪念礼,希望独一无二的成信记忆,陪伴大家走过每一段旅程。
学校领导和教师代表依次为2025届四川省优秀研究生毕业生、校级优秀研究生毕业生、四川省优秀本科生毕业生、校级优秀本科生毕业生授位、颁证。




学位授予仪式现场
在全体师生热情洋溢地合唱校歌《有我担当》中,2025 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圆满结束。母校期待毕业生们在时代的浪潮中做破浪的弄潮儿,在历史的星河里当璀璨的追光者,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专业素养、昂扬的精神风貌,在各自的领域中发光发热,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壮阔航程。
学校联系中国邮政在两校区毕业典礼会场设立“时光邮局”。毕业生可免费寄送时光邮件,向未来的自己或家人、朋友、师生传递心意,留存独特纪念。学校希望同学们怀揣感恩之心开启新征程,铭记母校温暖与成信记忆。
